(ShutterStock)

不過,投资者應保持警惕,並注意到許多這些正面因素也有其弊端。 中國出口增長受到提前出貨的提振,這意味著出口增長可能即將放緩。 關稅影響才剛剛開始傳導至美國通脹並可能加速,使核心PCE指數(美聯儲青睞的通脹指標)在年底前進一步升至遠超美聯儲2%目標的水準。 此外,增長放緩下標普500指數在三個月內仍大漲21%至僅比歷史高點低約0.5%,這也令人擔憂。

我們也對盈利保持謹慎,因為第二季度每股收益增長料將從前幾個季度的水準放緩至5%。 雖然企業似乎更能適應關稅環境,但特朗普威脅加徵額外關稅可能進一步干擾經濟,並加劇不確定性,進而抑制商業投资。 這些因素都可能導致全球(尤其是美國和中國)增長在2025年下半年放緩。 為了支援投资組合實現回報,投资者應繼續參與當前強勁的增長勢頭,同時為不斷升溫的關稅和地緣政治風險做好準備。

科技板块结构具韧性。 我們認為,美國和中國的科技板塊具吸引力,因其受益於強勁的結構性驅動因素。 在美國,科技板塊的盈利增長率正在恢復常態。 隨著人工智能(AI)部署和採用日趨普及,未來科技板塊的盈利增長應保持穩健。 例如,儘管我們預計大型科技公司的利潤將從過去四個季度的約30%放緩至約20%,但利潤仍遠遠領先於大盤。

在中國,科技板塊的風險回報狀況正在改善,這得益於中美緊張局勢緩和、AI創新強勁以及估值具吸引力。 然而,由於關稅開始產生影響,且政策制定者仍對加大政策刺激力度持謹慎態度,導致2025年下半年增長料將放緩,,因此我們維持對整體中國市場的“中性”評級。

中国境内高股息股票具吸引力。 在當前債券收益率下行的環境下,境內A股市場中高股息收益率股票尤其具吸引力。 我們看好現金流穩定、收益率具吸引力的板塊,如銀行、保險、公用事業和電信,同時尋求具阿爾法(超額收益)潛力的精選成長型股票。 我們也預計在低通脹環境下,政策環境將保持寬鬆。 我們預料到年底將降准50-100個基點,降息20-30個基點,這應有助於全年增長率保持在4.5%左右,並有一定的上行空間。

优质欧洲股票是去美元化的关键选项。 無論關稅談判的結果如何,其一個關鍵的持久影響可能是對美元資產的信心持續下滑。 政策反覆無常、財政赤字和債務上升以及央行獨立性持續面臨風險,都可能導致美國例外論受到質疑。 因此,我們預計歐元兌美元今年迄今13%的漲幅將不會長時間維持。 作為美元以外流動性最高的替代貨幣,歐元可能會繼續成為對美元信心下滑的主要受益者。 此外,德國的財政措施和歐洲防務支出的增加也可能對歐元構成支撐。 我們剛剛將歐元兌美元2026年6月的目標價從1.20上調至1.23;並將尋求在匯率跌至1.15時做多該貨幣對。

與此同時,聚焦優質股的投资風格往往在波動性較大、增長緩慢時期表現良好,這使其成為尋求分散過多美元股票敞口投资者的具吸引力選項。 自2020年10月的相對峰值以來,歐洲優質股的總回報率表現不及MSCI歐洲指數,但在過去35年中,歐洲優質股的年均表現跑贏MSCI歐洲指數2個百分點,且波動性較低。